上一版/ 03 版:经济与建设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演练进校园?防线筑心间

——十一师安委会在师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小记

○本报记者 王瑜
时间:2021年05月14日    来源:天山建设报


  图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场。 王瑜摄
  5月12日,师安委会、安监局、建设局、教育局联合在师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教育及疏散演练。
  下午16时30分,师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广播响起: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
  “呜呜呜”——
  长达60秒的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避险警报信号随即响起。
  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和各功能教室的教师,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教师视情况就近关闭电源、火源等;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师迅速关闭火源、电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在教室的学生就近蹲在课桌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在走廊的学生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在洗手间内的学生就近躲避;在室外的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跑到空旷地方,双手放上,蜷曲身体。
  一系列避险动作,12秒内全部完成。
  地震暂停后,需进行疏散时,广播再次响起:现在紧急避险结束,全体师生立即疏散。
  同时,疏散警报信号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共3分钟。
  各点位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疏散路线,有序疏散。学生们快速、猫腰、护头,沉着冷静地向避险场所疏散。
  从演练指挥、协调到疏散引导,从演练记录到后勤保障再到伤员救治、汇报总结,这场真实的模拟演练成为宣传普及防灾减灾、自救自护知识,提高学校综合减灾能力、师生防范自然灾害意识和能力的最好载体。
  整场演练中,全体师生通过模拟灾害发生场景,实现了避险和安全有序撤离。
  师职业技术学校施工大专班班主任钱凤楚说,“这次演练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师生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通过演练和科普宣传,激发学生对防灾知识的兴趣,完善细节,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十一师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及时安排部署、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安全工作稳定向好。连日来,全师各单位借助主题宣传周活动,坚持底线思维和坚守红线意识,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高度出发,集中开展了一系列贴近职工群众的宣传演练活动,使得广大职工群众防事故、保安全的思想共识更加凝聚。
  应急演练是对全师教育系统应急疏散能力的全面检测,也是各部门单位协同作战的重大考验。
  十一师副师长丁午育介绍道,“此次演练使广大师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了消防安全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下一步将继续结合防灾减灾年度宣传主题,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贴近职工群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提升避灾自救技能,筑牢安全防线。”